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学习交流发言材料
神木市水利局
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陕西的关心关怀,为我们做好新时代陕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对陕西工作的关心重视和对陕西人民的牵挂厚爱,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责任,自觉把陕西工作放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行动上。
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抓住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发挥我市区位、产业、能源等综合优势,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的责任感紧迫感把神木的事情办好、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要抓好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和对陕西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的贯彻落实,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条逐项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举措,细化分解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建立专班、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作为一个神木水利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神木水的事情时时放在心上,不敢懈怠,结合神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也陷入了“四多四少”的发展陷阱实际。神木市委市政府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积极响应党中央调结构、保稳定、促发展经济工作方针,果断决策,从神木数量向神木质量,神木速度向神木效率、神木资源向神木动力的全方位转变,提出了“盘活做精存量、做强做优增量”的工作总思路,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去产能,大力引进新兴产能,努力延伸产业链条,以煤化工为代表的一大批深加工项目加快上马,神木实施这些项目,产业政策、原材料、土地均能满足要求,唯一制约因素就是水资源短缺,下面我就我市如何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作如下发言: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要素。流经我市主要的水系有黄河及其一级支流窟野河、秃尾河和红碱淖闭流区,黄河作为一条省际河流,取水需国家层面审批(目前已批复榆林黄河东线引水工程,近期再新批复已无可能),窟野河流域水资源是我市最早开发利用的区域,我市多个工业集中区就聚集在这个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度最高,秃尾河流域水资源较为丰富,但随着向市区居民和锦界工业园区供水,除该流域下游部分可利用量外,也几乎开发利用殆尽,红碱淖闭流区虽然有部分地下水资源量可用,但其取用会加剧红碱淖的消失并对红碱淖湿地造成严重破坏,无开发利用价值。
据水利部门委托地矿部地质工程勘查院进行的全市水资源勘测评价报告显示,全市现状水资源总量为8.17亿m3/a,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45亿m3/a,地下水资源量为6.05亿m3/a,地表和地下水的重复量为5.51亿m3/a,现状入境水量为1.18亿m3/a;全市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2亿m3/a,其中地表1.58亿m3/a,地下1.62亿m3/a。据市水资办2015年以来组织的取用水户摸底调查资料显示,全市现状可统计取用水户已经超过500户,需水量近2亿m3/a,到2020年末实施项目近100项,新增需水量近1亿m3/a,因部分企业处于“僵尸”状态,实际取水量暂未达到需水量。2018年,全市用水总量1.58亿m3,其中地表水1.14亿m3,占地表水可利用总量的72%,地下水0.44亿m3,占地下水可利用总量的27%。
由上可以看出,我市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利用度很高,除部分流域下游部分可利用量外,中上游可利用量几乎开发利用殆尽,地下水由于产业政策限制,开发利用可能性不大。由于水资源的瓶劲制约,今年我市先后在西安丝路博览会和榆林煤博会上签约的金泰氯碱等近20个项目落不了地,水资源资源性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
从现在起到2025年,神木的水资源总量将不会有大的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不会有新的突破,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工业经济向深度、精细化发展是必由之路,水资源的需求量将井喷式增长,这时期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尖锐,针对上述情况,结合神木水资源供需状况,近期神木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思路是保实量、减虚量、挖潜量、做增量、促发展,具体做法是保障现有实体经济增量用水需求,停止向传统高耗水企业用水审批,核减部分“僵尸”企业用水指标,加大中水回用,积极鼓励整合使用矿井疏干水,以最大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
2025年以后,随着榆林市东线引黄工程的竣工通水,我市水资源短缺瓶颈将会初步得到缓解,但我市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工业产业会进一步发展壮大,资源性缺水的问题无法根治,水资源短缺在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效应会再次凸显,对此,我们要提高认识,提升水资源供需矛盾在产业布局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地位,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产业布局原则,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统筹兼顾,系统推进,着手产业布局转移,分散城市和工业区主体功能,以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